社区社会治理中心7篇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1
第一天。
我早早就来到了XX家超市——这个我开始4天社区服务生涯的地方。
早上9-10点的人特别多,大都是来买菜的。看着忙忙碌碌的人们,我却无法帮上忙——初来乍到,很多东西我还不熟悉,比如物品的价格,摆放的位置等。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直到一位姐姐拍了一下仍处于呆愣的状态的我。她告诉我应该站在门口充当迎宾,另外负责将丢置在外的购物篮整理并搬至里面。
就这样,我听从那位姐姐的话在门口充当迎宾,并且在顾客用完购物篮时将其整理收集一摞至一定程度时,搬运到里面供新顾客使用。
一天就在迎与送、往与返之间结束了。看着那些顾客满意而归,我心中是欢喜的。
第二天。
还是昨天的工作。没有了初来时的生涩,我对于这份“劳动服务”已有些顺手了。
本来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一天,孰料却发生了一点小状况:
一位阿姨在结算时才发现自己买的蔬菜竟忘记称量了——无价码条。收银的阿姨叫我拿着到里面称一下,贴上价码条再拿出来。我一听立马拿着菜就往里冲,可到了里面又犯了难:我可不知怎么用那玩意,而其他人呢,我一看——唉,都忙着呢!这可怎么办才好?正在我琢磨之时,有一位阿姨解了我的难题。她说看我在那干站着,手里拿着把菜,也不知道干啥呢。最后,还是她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事给办好了。我一想外面的客人还等着呢,赶紧说了声谢谢,往外冲——总算还不是很迟。
后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好在我也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应付过去了。
这一天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第三天。
今天我被调到了里面,负责鸡蛋这一块。还真别说,这鸡蛋也不简单,还分普通鸡蛋、草鸡蛋和土鸡蛋这三种,而且这鸡蛋也属于要称重的品种。好在昨天看了那么多次标准版示范,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是需要码号的,像普通鸡蛋是488,草鸡蛋是588,土鸡蛋则是793.
在所有准备条件均已具备的条件下我开始了我的一天。这一天里,我就是在不断重复为顾客撑袋子——装鸡蛋——称鸡蛋——贴价码条这样一个流程。有时碰上麻烦一些的顾客,一盘只挑一俩个,我就必须在旁边替他搬拣,以免顾客不规范的手法将鸡蛋打碎。偶尔呢,我还需要为顾客挑拣鸡蛋。
一天下来,慢慢的,我已经可以熟练地挑拣鸡蛋和称量鸡蛋。这也算是这一天的收获吧!
这一天过得很快乐。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我前几天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物品的价格和位置,今天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我今天的任务是为顾客“导航”。
几天的相处下,。我已经可以很自在的服务了,恢复平时的伶俐。将一位位顾客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关信息供其参考。我想,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社会交际能力,还锻炼了我的口才。
想到今天是最后一天,想到这几天的收获,想到这段时间叔叔阿姨和姐姐对我的照顾,我很感激亦很感动。
这一天,我与他们告别,结束了我这四天的社区服务生涯。
感想: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虽然只是短短的4天,但我却感触良多。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而这些是我们无法从课本上得到的,必须从实践中得到,从社会中取得。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2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学校举办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总结报告五篇。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3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之中展开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的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是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升华思想的有效途径.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做先进青年!
暑期社会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年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师范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近两个月的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践,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践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
近两个月的实践,令我感慨颇多。我实践的班级是二年级班,一大群八、九岁的小孩子,又可爱,又活泼,又好动,又调皮。记得我刚到课室的第一天,下午就有的同学送了自己画的画给我。我非常感动。
听了一周的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当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帮助修改教案,她们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思想汇报专题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5
郭村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秋学期实践基地活动。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参训老师尽职尽责,本次活动组织有力,有条不紊,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参训学生获益颇丰。现作如下总结:
此次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何兆生校长为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活动方案和具体措施。
1、活动过程组织有力
整个活动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活动前,各连队按时在操场集合,整队前往各活动室;活动过程中,各班主任尽职尽责,自始自终跟班活动,协助基地活动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按规程进行活动和操作。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富有成效,受到基地老师高度评价。在生活管理上,班主任全面指导和监管。从学生起身到就餐、就寝,严格按基地作息时间和纪律要求,集体行动,杜绝参训学生脱离集体,放任自流。宿舍管理也井然有序,学生按时整理内务,始终保持宿舍干燥整洁。
2、活动成果丰厚殷实
由于组织有力,纪律严明,整个活动过程严谨高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丰富多彩的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增进了友谊。在实践中,培养了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两天离开父母的生活,也让学生们学会了生活,培养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懂得了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道理。一场自编自演精彩的文艺晚会,更让学生尽情展示了艺术才华,充分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两天的课外实践基地活动,让同学们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感受了欢乐,衷心感谢实践基地老师们为此付出的辛勤汗水。郭村中学的师生们将乘着实践基地创新实践的春风,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去创新,去实践,谱写出美好的人生篇章。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6
实施社区青春行动,是共青团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一项创新工作。与传统领域团的工作相比,这种创新不仅是新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也是共青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深化对社区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立足团的主责主业,从社区青年工作的实际出发,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方向。概括地讲,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就是要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优势,以建立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的共青团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模式为着力点,推动建立共青团社会领域富有时代特色的组织体系、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一,要夯实一个基础,即健全社区团的组织体系。科学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必须把创新完善社区团的组织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当前,青年在社区主要是基于人际关系,相互间多以兴趣、爱好、地缘、业缘等为纽带,自发地形成小规模兴趣社团,进而成为社区青年自组织。青年社会组织自下而上的运行形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社会领域青年的组织动员方式。我们要自觉适应社区这些趋势和特点,转变过去多依托基层团支部这种相对单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方式,积极在社区探索形成适应社会领域运行方式的新的组织形态。通过构建团属青年社会组织、“青年之家”、基层团组织等相互融合的基层组织格局,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向社区延伸,不断扩大对社区青少年的有效覆盖。
当前,我们要重点夯实社区的三类组织体系:一是深化县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重点推进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三类县域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其将定位、人员、项目等向基层一线集聚,在社区形成团组织同团属青年社会组织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支持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推进社区“青年之家”建设,优化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吸纳区域内团组织、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常态化入驻,不断提升其服务社区、服务青少年的社会功能。三是健全社区共青团的工作网络,主动适应社区工作实际,着力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以区域化团建为牵动,有效动员区域内的工作力量、内容、资源,促进社区各基层团组织协同发展。
第二,要抓住一个关键,即充实社区团的工作力量。有效治理离不开高素质工作队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领域更多体现为对社区治理需求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智能化、精细化、社会化是今后社区治理的大趋势,青少年社区成长需要也从一般性公共服务向分众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有效满足青少年这些需求,相应地要把充实社区团的工作力量作为关键环节,创新建设专业化、高素质工作队伍。要突破团的专职干部在基层社区配备不足的瓶颈,创新组织动员理念和方式,坚持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网络化动员相结合,在社区内建立来源广泛、层次多元、分工协作的工作队伍。
具体讲,要建设用好“三支力量”:一是要用好组织力量,即基层团的干部、组织和队伍,发挥其在社区团的工作中的政治主导作用和在资源协调、促进工作力量协同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特别是县级团组织要在推进社区青春行动中发挥总体协调主导作用。二是要用好专业力量,即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化队伍,发挥其在社区团的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围绕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积极探索在社区领域完善青少年事务社工培养激励有关工作机制。三是要用好社会力量,即青年志愿者、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业委会、物业等,用好区域化团建的工作方法,以“共赢”思维建立紧密工作联系,引导发挥在社区团的工作中的协同作用。
工作中,各地还要注重将社区青春行动工作作为培养、发掘青年人才和政治骨干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引领他们服务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要对相关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等社会力量的政治吸纳进行统筹考虑,把握工作结合点,促进团的组织力量和相关社会力量协同工作。
第三,要聚焦四个方向,完善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体系。社区是城镇化进程的集中体现,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住房商品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重点内容也在不断探索完善。前期我们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为重点,就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向、路径开展了一些工作,并梳理出社区中存在的公共关系相对疏离、公共服务相对缺失、公共管理相对弱化、公共事务比较薄弱等四方面问题,从共青团在基层工作基础出发,确定了建设“和谐、温暖、活力、美丽”社区等四项重点工作内容,实施了专门的工作项目。从项目实施和基层反馈的情况看,这四项内容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共青团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工作方向,促进了团的基层工作发展,并形成一定社会功能。
因此,在推动社区青春行动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根本政治责任,兼顾团的工作基础和社区实际情况,继续部署实施好这四项工作内容,突出以“四点半课堂”等服务于社区青少年需要,带动营造温暖社区氛围;以“智慧助老”等为重点,引领青年参与智慧社区建设,激发社区活力;以社区公共环境营造为载体,探索共青团在社区开展生态文明实践育人工作路径;以关注社区弱势青少年为重点,促进形成互助和谐的社区邻里氛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推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面向青少年开展的各项服务项目和活动中,要将工作纳入“一体化”育人体系,赋予鲜明的思想政治引领内涵。二是强化服务青少年普遍需求,从青少年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用切实有效、便于落地的服务项目,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现实困难。要以发展眼光看待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动向,提升青年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强化工作项目整合创新,聚焦行动实施的四个重点方向,积极推动“伙伴计划”、“筑梦计划”、“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希望工程”、“关爱行动”等团的重点项目在社区落地转化。
第四,要突出一个重点,即创新社区共青团运行机制。社区青春行动是全团面向社区开展的一项统领性工作,要在基层扎根并取得实效,必须要有一套适应基层社区实际、务实管用、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针对社区工作特点,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探索创新,着眼适应社会运行机理、最大限度筹措资源、实现多方联动,更多探索建立扁平化、社会化、项目化等工作机制,主动嵌入党政社区工作大局,在大局中找到自己的特点和立足点,保障团在基层社区开展的工作项目能扎根、可持续、有活力。
当前,要特别注重建立三种工作机制:一是社会化运作机制。加大社会化资源募集,加强对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的引导,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公共服务实施载体,实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社会化。二是项目化管理机制。提升项目化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统筹推动团内各项工作在社区开展,推动更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社区落地实施,提升基层共青团项目化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的执行力。三是信息共享机制。合理规划建设社区青年工作信息化平台,做好与社区其他工作特别是社区团员管理工作的信息互通共享。
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篇7
依照区教育局,大桥教育总支的工作要求,我校利用寒假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树立了节能减排观念、增强了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与和谐武汉构建贡献力量。
1、“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
以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为载体,学校在五六年级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记录参与了节能减排的经历,撰写以切实改善或解决身边、学校、所处地域资源能源问题、减少污染排放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参与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利用为目的的科技小发明与小制作,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养成珍惜环境资源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带环保回家,倡绿色生活”创意体验活动。
为了广泛宣传节能理念,在全校开展了“带环保回家,倡绿色生活”创意体验活动。通过“我的低碳生活”、“爸爸妈妈听我说节能”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了节能环保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用实际行动迎世博、庆新年。并在学校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广大师生传播节能减排理念。
3、“学习用品循环用,爱心传递连你我”行动。
在全校开展了“学习用品循环用,爱心传递连你我”行动。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传递教科书、学习笔记等,引导学生在节约、环保使用学习用品的同时,培育团结友爱的道德素养和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节约理念。
推荐访问:治理 社会 社区 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社会组织 街道社会治理中心 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情况 社区治理与社事局 社区治理的中心 社区社会治理问题